一说起俄罗斯的远东,很多人脑海里马上浮现出大片的森林、无尽的冻土,还有那遥不可及的广袤土地。可你要真去查查数据,才发现这地方其实挺尴尬:地盘大得惊人,占了俄罗斯国土四成多,可人口还没北京一个区多。2021年统计下来,这片将近70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常住人口不到800万——平均每平方公里才刚过一个人。这啥概念?对岸黑龙江省面积还不到它十分之一,却挤着三千多万人,那边是真热闹,这头是冷清得能听见风吹草动。
而且,人家不光少,还在持续往外跑。自打苏联解体后,年轻人就像被什么吸走似的,一拿到毕业证就直奔莫斯科或者圣彼得堡,再也不回头。剩下的是些守着锈迹斑斑工厂和空心村庄的老人。有网友调侃:“现在在远东生娃,都怕孩子长大没伴儿。”这种情况让本来就单薄的人口雪上加霜。
经济发展也别指望有啥新花样。虽说资源丰富,占了全国30%的森林、40%的石油和70%的天然气,但基本模式就是原材料挖出来直接卖出去,高附加值产业几乎看不见影子。不信你看看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口,大船排队等卸货,有时候一等就是好几天,对面中国的大连港早已忙得热火朝天。一到冬天铁路还能被大雪封死,你说糟心不糟心?政府当然急啊,各种开发计划轮番上阵,可钱砸进去跟往漏水桶里倒一样——公路修好了没人开车,新学校建起来招不到学生,说到底还是留不住人,也带不起产业。
就在俄罗斯为这片土地发愁的时候,中国悄悄成了这里最大的“磁铁”。2023年,中国对远东投资高达1600亿美元,大项目落地七十多个。在阿穆尔州,不少农田都是中国企业租种;木材采伐后送到中国加工,不仅成本降下来,还能卖个好价钱。一条依赖中国市场和技术的新型产业链已经慢慢形成。有网友评论:“要不是靠着邻居撑场面,这地方早该荒废。”
贸易关系更加紧密,现在当地七成以上对外生意都离不开中国合作伙伴,就连结算都习惯用人民币。当你看到绥芬河、黑河这些口岸每天清晨涌满来采购生活用品和蔬菜水果的俄罗斯居民时,会不会觉得很神奇?有人感慨:“跨过一条江,就是两个世界。”不少家庭干脆在边境城市买房,把孩子送进中方学校,希望下一代能有更好的教育医疗条件。这哪里还是简单做点小买卖?分明是实打实用脚投票,为美好生活找出口嘛!
大家可能会问:经济融合是不是意味着未来某一天政治版图也会变化?其实主权问题根本不用担忧,中俄陆地边界早签订好了国际条约,该谁是谁。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民心所向”有时候比枪杆子还管用。当初东西德统一,并不是西德军队开进柏林,而是西德繁荣吸引力太强,让东德百姓自发向往那个富足世界。所以金灿荣教授的话耐人寻味:军事可以守住领土,但挡不了老百姓追求幸福日子的脚步。
归根结底,一个地区真正属于谁,并非取决于地图上的线怎么画,更看资本流向、人群迁徙还有普通人的选择。如果隔壁国家发展越来越快,高铁、高速、公路网络全覆盖、5G普及、电商购物方便到家,而自己却只能苦哈哈守着旧工厂啃老本,你说年轻人的梦想会停在哪里呢?
所以啊,与其天天琢磨“认祖归宗”这种玄乎事儿,不如静下心想想怎样让自己的家园变得更有吸引力,让大家愿意留下来拼搏奋斗。不然总盯着别人家的繁华流口水,到头来只剩叹息声声。这么大的土地,如果继续空下去,是不是太可惜了点呢?
配配查-按日配资炒股-配资行业查询-线上配资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