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前半部分,刘备的人品可以说是好到爆,左卧龙、右凤雏,别人做梦都想得到的三国智谋,刘备独占两位!武将易得,优秀的谋士往往可遇不可求;刘备能同时拥有卧龙凤雏,也不知是运气好?还是“仁义忠厚”的人设伪装的好,能吸引大批人才入驻?
诸葛亮和庞统相比,相信很多人会倾向于诸葛亮,刘备也是如此。诸葛亮无论是地位还是在蜀军中的威望,包括刘备的信任程度,诸葛亮都是更胜庞统一筹的。
但是为何刘备在入川作战时,只带上庞统,而不带上诸葛亮呢?
庞统军功不足,急需证明
庞统为刘备效力的时间要比诸葛亮晚,他是在赤壁之战后才加入刘备的军事集团,并且,他初来乍到,只能先试任耒阳县令。
庞统
但庞统是何人?他可是与诸葛亮并称的卧龙凤雏,心中有大志,对其投靠刘备本是怀着宏图壮志而来,却只能做一小小县令,自然胸怀不满,整日饮酒,不理政务。时间一长,自然也就被免官了。
但幸好东吴鲁肃给刘备写信,信中称庞统非百里之才;诸葛亮也对刘备称赞庞统的智谋。于是,刘备便召见庞统,并与之交谈。一番交谈过后,刘备认识到了庞统此人非池中之物,对其佩服不已,并加以器重,调到身边担任军师。
刘备 庞统
庞统终于的到了自己想要的,但此时他身无寸功,军中威望不足,得到与诸葛亮一般的地位实在是难以服众,他急需一场战争来证明自己。
为证明自身,劝刘备征蜀
建安十六年,刘璋为抗拒张鲁,便邀请刘备与其联合。刘备受法正劝说,想谋取益州,却始终不能决断。他认为,为了得到益州而失信天下,是小人所为。
庞统
庞统借此机会,向刘备进言:
“当今的天下,不再是讲义气的时候;各地诸侯肆起,百姓被趁乱打劫;咱们干大事的不能困守成规,圆滑变通才是处世之道。再说了,吞并弱小之人,从春秋时就有这样的先例了。只要事成之后,再赏他一块封地,还能有谁会质疑您的仁义呢?不如乘此良机攻占益州,不然到时可会被别人占了先机。”
于是刘备听从了庞统的话,命诸葛亮、关羽、赵云等人镇守荆州,而自己带庞统和数万将士进军益州。
屡次献计,助力刘备征蜀
在刘备与刘璋的关系决裂后,庞统为刘备准备了三种作战计划;
上计:组建一批耐力充沛的兵将及战马,即刻启程一鼓作气偷袭成都,可以一举拿下益州。
中计:假意撤退,引诱敌方追击,可以将敌方名将杨怀、高沛一举擒杀,然后进攻成都。
下计:撤退到白帝城,联合荆州,对益州徐徐图之。
庞统
最后,庞统对刘备说:“请主公速速决定,在此犹豫不决,将有大难,不可久留。”刘备听从庞统的计策,选择中计,一路过关斩将,势如破竹,打至雒城。
庞统亲自攻城,不幸身死,引发连环反应
后来庞统不幸被乱箭射中,不治身亡。刘备痛惜不已,但战争仍在继续,随即命令诸葛亮从荆州出发,支援前线作战。最终,刘备也是顺利入蜀。
庞统
但是没有了诸葛亮的辅助,荆州只剩关羽一人驻守。关羽此人,骄纵自大,没有诸葛亮管辖后,擅自发动襄樊之战,最终兵败襄樊,让刘备失去荆州这一重要地区。
后又为给兄弟报仇,刘备不计代价的攻打孙吴,最终把自己留在了东征的路上
诸葛亮不随刘备入川,原是运筹帷幄镇守后方
从这连锁反应就可看出,后方的安定极为重要,曹操、孙权对刘备虎视眈眈,都想在刘备入川之时偷袭刘备。而关羽等武将也需要一个威望十足的人来管辖,刘备本来是可以胜任此事的。
但刘备亲自入川征战,手下能胜任此事的人也只有诸葛亮而已。并且,相比于军事,诸葛亮更擅长于治理民生。
诸葛亮
有诸葛亮在,手下的武将万众一心,曹操、孙权也不敢贸然进攻。而诸葛亮一走,整个后方便乱了。曹操、孙权联合起来攻打荆州,致使关羽惨死。
如果诸葛亮还在,也就不会出现关羽擅自出战,败走麦城这样的惨痛之事了。所以,刘备只带庞统入川,而不带上诸葛亮也就情有可原了,毕竟主帅在前方征战,一个稳定的后方是十分重要的。
配配查-按日配资炒股-配资行业查询-线上配资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